返回首页
您还没有登录!   登录 | 免费注册 | 搜索 |
茶文化
  五十四期茶文化
所有分类
置顶  历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回顾

盛会·博览

历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回顾

     为了切实办好茶文化节庆活动,充分体现“茶文化促和谐”的文化内涵,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八届,吸引了国内近30个省市区及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共计150多万人次的积极参与,体现了茶文化博览会所特有的国际性、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已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高度的认可。

 


第1届

时间:2000年9月24-26日
地点: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展馆
主题:健康·生态·发展·茶文化
主办:广州市政府、中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承办:广州茶文化促进会




     首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云集了国内外茶文化界知名人士,他们当中有:日本茶文化专家仑泽行洋教授,日本静冈茶之乡博物馆馆长小泊重洋,日本茶道三大流派掌门人小川后乐、丹下明月、姉崎有峰,韩国茶人联合会代表朴权钦,台湾的范增平,香港的梁洁华教授,内地的张宏达、文怀沙以及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扬,中共广州市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市政协主席陈开枝等广州市及兄弟省市的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各国驻广州领事馆官员,来自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乌克兰、美国、英国、泰国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茶界人士参加茶文化各项活动。茶文化节期间,举办了国际茶文化表演,计有国内外20支表演队参加,先后表演31个场次,参观人数达10万人次。



第2届

时间:2001年12月14-16日
地点:芳村南方茶叶市场
主题:水秀·花香·健康·活力·茶文化
主办:广州市政府
承办:广州市芳村区政府、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广州市商业局、广州市旅游局



     第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及茶博会在芳村区新落成的南方茶叶市场中心馆举行,参展的有来自福建、云南、浙江、广东、台湾等地的茶商,展馆内230多个摊位与1500多家茶铺同时开放迎宾。展销期间,南方茶叶市场免费提供茶点心、茶饮料一万份,供广大市民、游客品尝。首次“万人品茗”成为市民一时佳话,其活动的火爆程度也让万人品茗成为历届茶博会的招牌节目。“花乡茶香”,芳村茶叶市场一举成名,七天展期人流量近10万人。优质茶评比揭晓后,三大茶王进行了拍卖,其中铁观音王更是以12万元的天价拍卖成功,创历年中国铁观音拍卖会之最。


第3届

时间:2002年11月22-28日
地点:南方茶叶市场中心馆
主题:繁荣茶商贸·创名茶品牌·促进茶流通
主办:广州市芳村区政府、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广州市商业局、广州市旅游局
承办:广州市芳村区政府石围塘街道办事处、广州市芳村区外经贸局、南方茶叶商会、南方茶叶市场


     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举行“茶乡情浓芳村夜”万人品茗晚会,博览会期间举行了茶展销会、茶艺表演、茶品牌推介会、紫砂工艺现场表演、“放心茶、健康茶”专场报告会、茶评大赛、茶王拍卖会、中国画拍卖会、评茶大赛获奖名茶品尝会以及茶文化知识有奖活动等,观众达10万人次。

第4届

时间:2003年11月22-24日
地点:广交会琶洲展馆
主题:饮茶粤海未能忘·与时俱进茶文化
主办:广州市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承办:广州茶文化促进会

 

     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新落成的广交会琶洲展馆举行,1万多平方米的展览大厅,设展位326个,参展企业家200多家,参观人数达26万人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文史学家文怀沙教授作了茶学术报告会,举行了江畔万人品茶会,分六大品茶区设400多张茶桌;来自日本、韩国和国内15支表演队展示了不同特色的国际茶艺茶道;茶诗书画联展展出了30位名家的国画、书法作品;另外还设有茶科普知识长廊,举办名茶、名壶拍卖会以及全国茶艺馆馆主会和茶文化之旅等活动。

第5届

时间:2004年10月13-18日
地点:广东国际贸易大厦展览馆
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州茶文化促进会
承办:广州市越秀展览有限公司



     本届博览会在原有活动项目基础上增加了茶业项目投资招商推介会活动,为茶产区政府、茶企业提供招商引资的活动平台;进行茶叶批量交易性拍卖;来自44个国家、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的茶商茶人、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博览会;举办“外商品茗雅会”和英文茶文化讲座。第一次与广交会同期召开,展馆与广交会农产品、茶叶专区一街之隔,充分利用了广交会带来的国际客源,为参展商发展茶叶外贸提供有效平台。延长了展出时间,将原来的3天展出时间延长至6天,借广交会东风为参展商提供更多的贸易洽谈机会。

第6届
时间:2005年11月25-28日
地点:中洲国际商务展示中心
主题:倡国饮·扬国粹·人人关心茶文化
主办:广州市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承办: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越秀展览有限公司
     本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与全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共同,普洱和单丛茶产区政府联合举办,评选普洱茶和单丛茶的茶王;举办了“雅韵铭陶”百首茶诗百把壶展和第三届茶诗书画联展。来自德国、韩国、肯尼亚、印度、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云南、福建等全国众多产茶区,以及港澳有关政府部门、茶企业、茶社团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茶文化节。展览面积3万多平方米,展位数量630多个,近30万参观人次。


第7届

时间:2006年8月11-15日
地点:广东芳村茶叶城为主会场,南方茶叶市场、江南茶博园等10个分会场
主题:传承古茶商脉·再铸新茶辉煌
主办:广州市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承办:广州茶文化促进会、荔湾区政府、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旅游局、广东芳村茶叶城



    第七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是广州市欢迎瑞典“哥德堡号”访穗系列活动之一。8月11日,瑞典驻穗总领事司马武先生、“哥德堡号”船长彼得·卡利先生及30多名船员莅临广东芳村茶叶城,参加了当日茶博会的各项活动。来自瑞典、法国、韩国、日本、德国、斯里兰卡等11个国家和我国云南、福建等8个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有关茶企业、茶社团,全国各地茶界知名人士、茶界朋友参加了本次茶博会。弘扬中华茶文化的《茶文化书籍展》首次在茶博会上亮相,以“推广食品安全准入制度为核心”的“中华名茶品尝、评选、推介活动”,评选出了60个“广州优秀茶品牌”。

第8届
时间:2007年11月8-11日
地点:广交会琶洲展馆
主题: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主办:广州市政府、广东省农业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
承办: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广州经贸会展服务中心

     本届茶博会举办了“雅韵欢歌”欢迎晚会、第五届茶诗书画印展、茶书籍展、“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仿古船上珠江夜游、名茶茶王评比和茶壶、茶书画拍卖会;同期举办了泛珠三角(9+2)茶文化茶产业高峰论坛,全国知名茶学专家汇聚广州白天鹅宾馆品茶论道。政府组团参展是本届茶博会一大特色,云南、福建、广西等省区组团参展。国内不少大中型茶叶企业积极参展,特装展位达30多个,为历届茶文化节、茶博览会之最。


第9届

2008.11.21-24
中国。广州。广交会琶洲展馆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 Pazhou Complex, Guangzhou, China
主板单位: 广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中华茶人联谊会
承办单位:广州茶文化促进会 广东广新外贸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天时:与第六届广州国际汽车展同时登场。两展同期举行,场馆相通、互动活动、人气更旺。借助车展30万人次的参观流量,看完车站看茶展,展会客源互融,参展效果更加可期。

地利:广州从古至今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茶文化底蕴深厚。展览场馆每年固定在世界一流的广交会琶洲展馆,其在国内国际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能更好展示企业的优质产品和品牌。

人和: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的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已经集聚了非常的人气,广州市人民政府作为主办单位,各产茶区省、市人民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积极参与协办展会的官方组织和宣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无论在观众数量还是展会效果都是国内同类展会无法相比的,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茶会展著名品牌。



本文同时在第五十四期《茶文化》杂志刊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全文>>
2008-12-12 21:13:31 |  浏览 (3997) | 
打造品牌博览会,促进茶行业发展

本刊记者  秦   月

        万众瞩目的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将于2008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广交会琶洲展馆举行。本届茶博会有哪些新的亮点、新的举措?将会对茶业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最近,本刊记者走访了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黄浩波和承办单位之一的广东广新外贸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庄雪涛副总经理。


记者:每年一届的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事实表明,在以茶文化、茶会展推动广州茶经济、茶贸易,树立广州作为全国茶产品贸易、茶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了解,去年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博览会)还荣获了“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的荣誉称号,博览会显然已经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社会的认同。

黄浩波:是的,为了切实办好茶文化节庆活动,充分体现“茶文化促和谐”的文化内涵,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八届,吸引了国内近30个省市区及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共计150多万人次的积极参与,体现了茶文化博览会所特有的国际性、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已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高度的认可。

记者:本届茶博会有哪些新的亮点、新的举措?将在哪些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黄浩波:2008年,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全面整合办展组织机构,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与广东广新外贸集团战略合作,共同办展,目标是全力打造“中国第一大茶叶交易盛会”。为了继续扩大广州茶博会的品牌影响,今年我们将继续邀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作为主办单位,此外还邀请到贵州省农业厅、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江苏省宜兴市、湖南省益阳市、福建省福鼎市,广西梧州市以及十多个产茶区茶叶协会作为协办单位。届时会有更多国内产茶地区的企业参与到茶博会展示活动中来,茶叶的品种将更加丰富,品质也更高。我们还与广东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举办茶具文化创意奖评比活动,这是一项高规格的评比活动,奖项可作为两省工艺师专业职称的评定依据。

        根据对往届博览会的经验总结和对参展企业、观众的回馈情况分析,本届展会从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专业服务意识为向导,将在四个方面实现较大突破。一是在宣传上,加大对展会的宣传力度,与广州主流媒体及70多家专业媒体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加强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地铁等公共场所的广告投放。二是在后勤服务上,力求一对一的贴身服务,针对去年参展商和观众对展台搭建、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和场馆服务等多个方面提出的改进建议,在前期工作中就已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做好了充分准备。三是在配套活动上,同期举办中国茶品牌营销论坛、国际茶道交流等一系列的配套活动,力求通过活动给参展企业带来更多的实际收益。四是在组织观众方面,将从多个方面来确保此次博览会的观众质量,利用博览会多年来积累的庞大专业买家数据库,有针对性地邀请高层次的专业观众;与广东商业联合会合作,组织家乐福、麦德龙等大量的知名经销商及超市采购负责人到会洽谈采购,实现供求双方直接交流;与全国各大茶叶批发市场合作,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观众保障;定期派发邀请函,广泛吸引各界观众的关注。

记者:广东广新外贸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本届承办单位之一,对打造和提升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的品牌价值方面有怎样的考虑?

庄雪涛:众所周知,我国茶业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我们在国际市场的贸易份额却还是很小,只占全球茶贸易量的百分之十九,这和中国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极不相称的。我公司是广东广新外贸集团直属企业,集团有多年的茶叶外贸进出口业务经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集团着手立项参与建设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项目,旨在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优质的中国茶叶交易新型平台,推动中国茶业走向世界。茶博会作为一种新贸易形式与宣传方式,是直接促进茶叶贸易、推动茶业发展、传播茶文化、提升茶品牌的推广平台,我公司从本届起切入茶博会,将遵照广州市政府提出的“政府主导、社团参与、企业办会、市场运作”的办会指导原则,期待通过和协会以及广大茶叶企业的共同努力,打造行业内唯一的品牌展会,为茶叶生产企业和批发、零售等上下游企业搭建宣传品牌、展示新品、投资洽谈、相互交流的平台,将茶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大。

记者:本届茶博会对比前几届又有什么显著变化?

庄雪涛:第九届茶博会有以下显著的变化:一是思想的变化。思想决定行为,第九届茶博会我们带着策划的思想、服务的思想、满足客户需要的思想来接待客户。我们将按照市场法则办展,讲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提供优质服务,而且所提供的服务一定是茶商所需要的。二是计划性和执行力。针对所有的工作内容,组委会及时沟通、强化管理,加强计划性监督管理,使所有的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客户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我们,相信我们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能够将茶博会做专做精,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茶展。
        
记者:茶博览会、交易会、文化节等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对推动中国茶业发展,传播茶文化,引导茶消费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地平均11.6天举办一个茶叶展览会,各式各样的茶展很多,从总体来说,其效果大多都不尽人意,原因何在?

黄浩波:展览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服务活动,茶博会则是有别于一般展会的特殊展会。这几年的茶展鱼龙混杂,临时性短期办茶展的多,品牌化、专业化、长期化办展的少。办茶展的单位多种多样,有政府部门、展览公司、广告公司,有各类展馆。不同单位有不同的动机和理由。对一般展览公司来说,举办茶展是公司“投资项目”,成功了可赚钱,失败了也无伤大雅,来年不办就是了。至于展馆自已办茶展,理由就更充分了,展馆闲着也是闲着,发个通知,给个展位就收钱,根本没有长远打算。茶企希望借助茶叶推广活动这个平台,来宣传品牌、开拓市场,一些举办单位就是抓住了茶企的这种心理,极力动员茶企参展,把展会的盛况和回报讲得天花乱坠,甚至夸大其辞,让茶企交钱定展位。这种只管办展招商,不顾实际效果的现象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严重挫伤了茶企和茶商的积极性。

        茶展会应该以交易,洽谈合作,沟通信息,解决问题为主,而目前大大小小的茶展会,都是以在展会上直接销售茶叶为主,茶展成了茶叶集贸市场。很多茶展不成功,除茶行业存在的客观原因外,没有专门的茶展组织和专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也是主要原因。茶展对人才要求比较特殊,茶展人才既要懂得一般办展会的规律,同时,还必须懂得茶业发展的特殊性,了解茶业企业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办好茶展会。展会一般只有几天时间,不可能解决一年茶业发展的所有问题,属于服务业的展会业,其服务质量必定是评定一个展会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本届茶博会我们将在服务上进行突破,不是茶博会办完就了事,我们将在茶博会结束后固定专门人员围绕与会茶商展开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将一般服务与每个茶商的具体服务结合,将短期展会与长期服务有机结合,围绕市场信息,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培训等来展开服务。

结束语

        茶业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行业,作为茶行业的服务者,筹办茶博会是以“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为宗旨的,全心全意为茶企业提供了一个宣传品牌、展示形象、商贸洽谈的综合平台,同时也为茶叶生产企业与批发商、零售商建立联系和进行贸易洽谈提供机会。作为茶行业的一次盛会,每一家企业,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方便快捷而且是富有成效地在博览会上找到我们为其提供的各种实实在在的、具有可以度量的价值回报“点”。 在这里,我们向广大茶叶生产及相关企业、关心茶行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欢迎参加观摩2008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期待着11月21日至24日在广交会琶洲展馆与您相会!


本文同时在第五十四期《茶文化》杂志刊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全文>>
2008-12-12 21:17:22 |  浏览 (3585) | 
  1/1页  共 2 篇博文 1   跳至